新闻中心
分类

爱发体育下载大湾区频道人民网

发布时间:2024-12-31 21:00:14    浏览:

[返回]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24年12月31日决定:任命陈子达为海关关长,免去何珮珊(女)的海关关长职务。

  新华社澳门12月31日电(记者 孟佳)沿着澳门议事亭前地附近的小巷一路向上,喧嚣声逐渐被甩在身后,一栋黄色外墙、绿色窗棂的三层洋楼映入眼帘,这是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何东图书馆。 整幢建筑以明亮颜色粉刷,外立面的圆拱形窗洞排列整齐,呈现出浓厚的欧式风情;内部则别有洞天,二楼的“何东藏书楼”内陈设高雅,楹联、木椅、云石台板及四壁的古籍善本营造出中国古典书斋的氛围。

爱发体育下载大湾区频道人民网

  新华社广州12月30日电(记者王浩明)“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近两年来,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澳门单牌车数量已超过264.5万辆次。这是记者30日从该站了解到的。

  新华社香港12月30日电(谢妞)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30日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以下简称蓝图2.0),以落实“无处不旅游”为目标,让旅游相关产业进一步健康及持续发展,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级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蓝图2.0提出4大发展策略133项措施,为香港旅游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工作方向和策略,期望五年后旅游业带来的增加价值提升六成至1200亿港元,就业人数增至21万人。

  本报珠海12月30日电 (记者贺林平)“澳车北上”政策是中央支持澳门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自2023年1月1日首辆澳门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驶入广东以来,澳门居民驾车往来粤澳的热情持续高涨,互联互通日渐繁荣。

  新华社广州12月30日电(记者王浩明)“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近两年来,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澳门单牌车数量已超过264.5万辆次。这是记者30日从该站了解到的。

  人民网香港12月29日电(记者陈然)由光大环境公益基金会“绿翼计划”组织的香港青年学生参访团,日前来到位于广东惠州博罗的光大环境垃圾发电厂参观交流,展开了一场绿色环保的探索之旅。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绿翼计划”香港环保教育公益行动于9月下旬发布以来,首次组织香港青少年前往环保项目实地参观,来自香港青年协会李兆基书院、汉华中学的约70名师生参与。

  人民网香港12月29日电(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9日总结2024年香港经济状况,并展望2025年经济发展。他说,在中央政府的坚实支持和特区政府的开拓努力下,香港经济根基厚、市场韧性强,正在变局中开新格局、稳步前行。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谢妞)28日晚,以“PANDA GO!香港游”为主题的烟火无人机汇演在香港西九文化区举行,1000架无人机在维多利亚港的映衬下腾空而起,编织出绚丽多彩的光影画卷。 这是香港首次把无人机表演与烟火表演相结合,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到场观看。

  新华社北京12月31日电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有关规定,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提名和建议,国务院2024年12月31日决定:任命陈子达为海关关长,免去何珮珊(女)的海关关长职务。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奚天麒)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28日公布的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初创企业统计调查显示,2024年香港的初创企业数目达到4694家,比去年增加10%,比2020年增加约四成。香港初创企业数目及雇员人数均创新高。

  2024·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丨跨江越海再无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察

  新华社广州12月27日电 题:跨江越海再无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观察 新华社记者吴涛、周颖、丁乐 12月11日,跨越珠海和江门之间的黄茅海海域的国家重大工程黄茅海跨海通道通车。 自此,西至崖门,东至虎门,八门入海、气势磅礴的珠江口,跨江越海再无天堑之碍。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刘羽佳、刘慧)记者近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为深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务实合作,更好满足两地投资者跨境理财需求,促进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中国证监会进一步优化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修订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规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曹霁阳)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梁君彦近日表示,第七届立法会第三个会期敢担当、做实事。全体议员心系家国、心系香港,审议及跟进多项与香港长远发展和民生息息相关的法案和议案,把爱国爱港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提高治理效能,建设更美好、更安定的香港。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声明:坚决支持香港警方依法对刘珈汶等13名外逃反中乱港分子采取执法行动

  驻港国家安全公署12月24日发表声明,坚决支持香港警方依法对已通缉的许智峰、郭凤仪、袁弓夷、郭荣铿、任建峰、许颖婷、邵岚等7名反中乱港分子实施指明潜逃者执法行动,并通缉刘珈汶、钟翰林、钟剑华、何良懋、郑敬基、张晞晴等6名外逃反中乱港分子,切实维护法律尊严、捍卫国家安全。 声明指出,许智峰、刘珈汶等人长期从事反中乱港活动,窜逃海外挟洋自重,继续搭建乱港组织平台,散布涉华涉港攻击抹黑政治谣言和“港独”谬论,诋毁香港法治,乞求外部势力制裁香港或干预香港事务,公然挑战香港国安法权威,破坏香港社会秩序,妄图使香港再生乱局。

  二十五载,寒来暑往;二十五载,春华秋实。“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1999年12月20日在澳门得以实现,澳门回归祖国。

  新华社评论员:担当起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线日电 题:担当起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新华社评论员 “实现香港、澳门更好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更大贡献,是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习主席深刻总结香港、澳门回归以来的实践经验,提出“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香港、澳门更好担当起新时代“一国两制”实践的重要使命注入强大信心和力量。

  拼搏创新,不负嘱托——习主席考察澳门科技大学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回访记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 题:拼搏创新,不负嘱托——习主席考察澳门科技大学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回访记 新华社记者 19日上午,中央、国家主席、主席习在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陪同下,来到澳门科技大学和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考察,同学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在合作区居住、创业的澳门居民,以及参与合作区规划、爱发体育平台建设、管理、服务等各方面代表亲切交流。 习主席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许,让澳门同胞备受鼓舞、深感荣光。

  新华社澳门12月19日电题:盛世莲花,在欢歌中精彩绽放——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文艺晚会侧记 新华社记者褚萌萌、周文其、李寒芳 夜色下,澳门全城流光溢彩,荡漾着欢庆的喜悦。 澳门东亚运动会体育馆内灯光璀璨:馆内四壁围满红色幕布,点缀着彩色花环和金色丝带,一朵巨大的莲花状顶灯悬挂在舞台上方。

  记者12月26日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了解到,自2025年元旦起,东航将使用国产大飞机C919执飞“上海虹桥—香港”往返航班,东航也将成为首家使用C919在香港执飞定期商业航班的航空公司。 即将首飞香港的C919飞机。爱发体育平台

  新华社长沙12月24日电(记者张玉洁)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率团于12月23日至28日期间访问湖南。代表团一行17人,由香港教育大学的师生组成。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双园联动绽放科创活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观察

  新华社深圳/香港12月22日电题:双园联动绽放科创活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观察 新华社记者赵瑞希、陆芸 科技创新的活力在位于香港北部与深圳中南部跨境接壤地带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涌动。 一年多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和《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港园区发展纲要》相继出炉,一河之隔的两个园区步入双园联动的发展新阶段,朝着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创新协同机制、打造世界级的科研枢纽目标奋力前进。

  人民网澳门12月20日电 (严小晶、吴宇扬扬)2024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区区旗迎风飘扬,澳门街头巷尾洋溢着欢乐喜庆的气氛。 澳门特区大街小巷披红挂彩,洋溢喜庆气氛。

  人民网香港12月20日电 (记者陈然)2024年世界经理人峰会暨“世界品牌500强”发布会日前在香港举行。中国(包含港澳台)入选品牌50个,稳居全球第三。

  人民网香港12月20日电 (记者冯学知)由紫荆文化集团主办的第二届“艺文香港”国际博览会19日在香港会展中心开幕。本届博览会以“艺融天下,文荟古今”为主题,特邀海内外70余位知名艺术家,呈现近200件艺术作品,并首次引入主宾省概念,推介贵州省多彩民族文化。

  每一张笑容,都是你我与澳门结缘的缩影;每一组词语,都是对澳门印象的真情流露。今天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我们与万千网友共绘“影”以为“澳”海报,共祝祖国好,澳门好!。

  盛世莲花,灼灼生华 潮涌南海,情暖濠江 澳门街头,五星红旗与澳门特区区旗迎风招展 旋律响起,饱含游子对家至深的思念 爱国爱澳,血脉相连 坚持“一国两制”,结出发展硕果 融入发展大局,道路越走越宽广 澳门好,祖国好 祖国好,澳门会更好。 今天,共同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福澳门明天会更好。

  新华社广州12月18日电(记者洪泽华、霍思颖、马玉洁)即使是工作日的午后,珠海拱北街道的一间茶餐厅门口仍然排着长队。拎着旅行箱的食客在查看菜单,一位母亲举起手机记录孩子大口品尝美食的瞬间,一对香港情侣在户外遮阳棚下边吃边聊,一位老人悠闲地品尝着奶茶。

  2019年,澳门首个轨道交通项目轻轨氹仔线开通,澳门正式进入“有轨”时代。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

  新华社香港12月30日电(谢妞)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30日公布《香港旅游业发展蓝图2.0》(以下简称蓝图2.0),以落实“无处不旅游”为目标,让旅游相关产业进一步健康及持续发展,巩固香港作为世界级首选旅游目的地的地位。 蓝图2.0提出4大发展策略133项措施,为香港旅游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提供工作方向和策略,期望五年后旅游业带来的增加价值提升六成至1200亿港元,就业人数增至21万人。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谢妞)28日晚,以“PANDA GO!香港游”为主题的烟火无人机汇演在香港西九文化区举行,1000架无人机在维多利亚港的映衬下腾空而起,编织出绚丽多彩的光影画卷。 这是香港首次把无人机表演与烟火表演相结合,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到场观看。

  专访丨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作用日益突出——访巴西智库“观中国”发展总监斯廷哈根

  新华社里约热内卢12月24日电专访|澳门“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作用日益突出——访巴西智库“观中国”发展总监斯廷哈根 新华社记者王天聪 巴西智库“观中国”发展总监佩德罗·斯廷哈根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澳门25年来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领域飞速发展,对外合作持续扩大,“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作用日益突出。 斯廷哈根是葡萄牙裔巴西人,他注意到习主席视察澳门时提到“澳门是祖国的掌上明珠”,鼓励它深入推进“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建设。

  人民网北京12月21日电 (曹欣悦)12月21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以下简称香港驻京办)在北京举行“2024爱上香港”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了“2024爱上香港”问卷调研结果。结果显示,“文化多元,东西交融”是多数内地民众爱上香港的理由。

  今年60岁的陈显耀,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也是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影像馆馆长。1999年开始,陈显耀用相机定格澳门重要瞬间,从地标式建筑到市井生活,记录着澳门特区的成长和变化。

  2024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纪念日,早上8时,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金莲花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人民网记者苏缨翔、唐佳)。

  今天是2024年12月20日,澳门迎来回归祖国25周年的日子,作为祖国的掌上明珠,今朝之澳门谱写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华彩篇章。 25年以来,摄影师陈显耀通过他的镜头记录着澳门的点滴变化,濠江中学将爱国主义教育薪火相传,韩幸芸在自己热爱的琵琶民乐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土生葡人马安娜在美食烹饪中将中西文化融合贯通......融入祖国发展大局的澳门正在书写“祖国好,澳门会更好”的精彩故事。

  人民网澳门12月20日电 (记者唐佳)12月20日,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以“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纪念”及“中国人民驻澳门部队进驻25周年”为题的纪念邮票正式发行。 据澳门特区政府邮电局局长刘惠明介绍,“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纪念”邮品包括十二枚邮票及两枚邮票小型张,图案设计以澳门特区区花“莲花”为主题,寓意祥和善美,象征澳门回归祖国后和谐稳定,社会繁荣兴旺。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当天。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澳门12月20日电 (记者唐佳、苏缨翔)“我为记录下属于澳门的那一刻感到骄傲。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丨一张珍藏25年的老照片!那个跟驻澳门部队合影的小男孩长大了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1岁的刘智龙与驻澳门部队留下一张珍贵合影。如今,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36岁的刘智龙还保留着这张珍贵的老照片。

  新华社澳门12月27日电(记者 李寒芳)2024南国书香节“粤澳共读周”27日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社区服务大楼开幕,为读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出版成果。 本次活动由澳门中联办宣传文化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广东省出版集团、澳门文教出版协会等主办。

  新华社香港12月25日电(黄茜恬)中央民族乐团《颂·黄钟大吕》音乐会25日起一连两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奏响。此次音乐会是“国风国韵飘香江”品牌活动2024年压轴之作。

  新华社香港12月25日电(黄茜恬)中央民族乐团《颂·黄钟大吕》音乐会25日起一连两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乐厅奏响。此次音乐会是“国风国韵飘香江”品牌活动2024年压轴之作。

  人民网香港12月25日电 (记者陈然)由香港特区政府主办的第二届“国家安全教育参访团”24日完成行程返港。来自19所香港中小学的131名校长、老师和同学于12月18日出发,先后到访北京和上海,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发展,以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和民族观。

  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澳门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盛世濠江美如画——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北京巡展日前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展览馆举办。本次展览首展已于11月中旬在澳门教科文中心举办。

  本报珠海12月24日电 (记者贺林平)日前,由广药(珠海横琴)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代理进口的多种药品,通过“单一窗口”向横琴海关一次性成功申报,标志着全国进口药品通关“一单多核”联网核查改革创新举措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落地。当天,该批药品即被运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新街坊”卫生站,供澳门居民使用。

  本报香港12月24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23日表示,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日前公布《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香港共有12个项目入围。 香港特区政府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罗淑佩衷心感谢国家对香港文化艺术界的支持及肯定,并热烈祝贺12个香港艺术项目入围。

  人民网香港12月23日电 (记者陈然)香港特区政府23日表示,中国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日前公布《国家艺术基金(一般项目)2025年度资助项目名单》,香港共有12个项目入围。入围项目涵盖不同形式和规模,展示出香港文化艺术的多元成就。

  人民网香港12月23日电 (记者陈然)由香港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的“香港博物馆节2024”日前圆满结束,期间呈献70多项精彩节目,共吸引逾63万人次参与,相较2023年增加两成。 今年是第十届香港博物馆节,继续以“香港有历史·艺术·科学·博物馆”为主题,介绍香港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艺术多元面貌。

  人民网香港12月23日电 (记者冯学知)第三届“西泠杯”全港青少年书画篆创作大赛颁奖典礼22日下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比赛为第二届“艺文香港”国际博览会组成部分,由西泠印社、集古斋主办,西泠学堂承办,旨在通过艺术比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香港的普及、传承和发展。

  新华社澳门12月31日电(记者 孟佳)沿着澳门议事亭前地附近的小巷一路向上,喧嚣声逐渐被甩在身后,一栋黄色外墙、绿色窗棂的三层洋楼映入眼帘,这是澳门最大的公共图书馆——何东图书馆。 整幢建筑以明亮颜色粉刷,外立面的圆拱形窗洞排列整齐,呈现出浓厚的欧式风情;内部则别有洞天,二楼的“何东藏书楼”内陈设高雅,楹联、木椅、云石台板及四壁的古籍善本营造出中国古典书斋的氛围。

  新华社广州12月30日电(记者王浩明)“澳车北上”政策正式实施近两年来,经港珠澳大桥边检站查验的澳门单牌车数量已超过264.5万辆次。这是记者30日从该站了解到的。

  新华社香港12月28日电(谢妞)28日晚,以“PANDA GO!香港游”为主题的烟火无人机汇演在香港西九文化区举行,1000架无人机在维多利亚港的映衬下腾空而起,编织出绚丽多彩的光影画卷。 这是香港首次把无人机表演与烟火表演相结合,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到场观看。

  人民网澳门12月27日电 (记者富子梅)2024南国书香节“粤澳共读周”27日在澳门开幕,为澳门乃至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读者带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出版成果。 图为2024南国书香节“粤澳共读周”活动现场。

  人民网澳门12月12日电 (记者富子梅)记者从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获悉,“澳门文物主题游径”专题网页()正式启用,有效串联起澳门的历史文化资源,向市民和旅客提供自主探索的游览路线。首阶段推出“澳门海上丝绸之路史迹游径”及“中西文化交汇的教育历史建筑游径”两条主题游览路线。

  新华社香港12月10日电 香港旅游发展局日前宣布,将于12月31日在维多利亚港举办以“幸福乐章”为主题的跨年倒数烟花汇演,迎接2025年。 香港旅发局表示,今年的跨年倒数烟花汇演以大自然元素为设计概念,通过烟花展示大自然的不同形态,传递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人民网香港12月9日电(记者陈然)“浪琴香港国际赛事2024”于8日在香港沙田马场举行,总入场人数超过8万。在当日比赛中,中国香港队摘下三项一级赛桂冠。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大湾区篇|低空经济描绘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新图景

  新华社深圳12月8日电 题:低空经济描绘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毛思倩、王茜、王浩明 “开机,检查完毕,起飞。”在中国南方城市深圳,顺丰旗下丰翼科技“机长”孙振洋话音刚落,一架白色涂装的无人机螺旋桨快速转动,腾空起飞,由系统控制朝西南方向的珠海驶去。

  新华社澳门12月8日电 题:漫步澳门历史城区 触摸文化交融脉搏 新华社记者孟佳、郭雨祺 走进澳门历史城区,仿佛打开了一扇时空之门。碎石路的小巷、满载历史的古老庙宇与教堂、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的楼宇……诉说着这座城市400多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人民网香港12月8日电(记者冯学知)由中国海外爱心基金会与香港中国企业协会合作,联同多家在港中资机构共同成立的“中企爱心修缮联盟”7日在旺角社区会堂举行成立启动礼。联盟旨在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施政,协助香港基层居民改善居住条件,为独居长者及基层家庭开展义务家居修缮服务。

搜索